”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”,参看《宪问》14.1。孔子认为,薪水和地位是好东西,问题是什么情况下该出来当官,什么情况下不该出来当官。他认为,邦有道,应该出来当官,拿政府的钱,不然,很可耻;邦无道,应该躲家里,保全性命,不然,很可耻。(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)
8.14子曰:”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”
中国读书人有官瘾、政治癖,从政、干政、议政,热情特别高,一门心思全在政治,读书一定要当官,当不了官,或当官退下来,也不能忘情于政治,身在江湖之上,心存魏阙之下,意淫政治,”偷着不如偷不着”。
孔子是政治迷,但他懂得,”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。
这是名言。孔子说,”谋政”的前提是要有位子。没有位子,就不要进入操作状态,做各种可行性研究。比如我不是校长,校长的事,我管不了。我要关心,只能从普通教员的角度关心一下。没有”位”,就不从”位”的角度考虑,也不受”位”的约束。
说到这里,我们该明白了,为什么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。道理很简单,圣人不是”素王”,不是柏拉图的”哲人王”,不是”唯我独尊”的佛陀,不是”万王之王”的耶稣。圣人一定要有位子,没有位子,当不了圣人。(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)
9.6太宰问于子贡曰:”夫子圣者与(欤)?何其多能也?”子贡曰:”固天纵之将圣,又多能也。”子闻之,曰:”太宰知我乎?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!”
子贡受业,在孔子周游列国之际,这段对话,估计在孔子晚年(前484-前479年)回到鲁国后,王充猜测,是在子贡30-40岁时(《论衡·知实》)。
”太宰”,是哪国太宰?旧有吴、宋、鲁、陈四说,都是猜测。郑玄说,这个太宰是吴太宰嚭,主要是因为子贡使吴,见过他(见《淮南子·人间》、《说苑·善说》),但程树德认为,还是以鲁太宰更可靠。太宰问子贡,孔子是不是”圣者”,如果不是,他怎么有这么多本事。子贡说,他当然是天生的聪明人,浑身都是本事。
[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.com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