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 > 第一章 三家分晋 (475B.C.—425B.C.)

第一章 三家分晋 (475B.C.—425B.C.)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晋国的赵简子先生(赵鞅),是晋国六卿里边最得意的一个。龙腾小说网 Ltxsfb.com

他的爷爷就是著名的“赵氏孤儿”赵武,他是名门之后。

赵简子为了复兴赵氏,出人头地,就弄了生铁480斤,把从前范宣子制定的刑书,铸刻在大铁鼎上,颁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,替代过去的“习惯法”。这一壮举,使他知名于天下(当然更多是招致守旧派比如孔子的咒骂),但是博得了晋国绝大多数新兴势力的支持,因为国君再也不能口含天宪了,宪法成了“紧箍咒”套在国君脑袋上了,大臣们一念,国君的脑袋就疼。国内各界的喝彩使得赵简子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资本。果然,他在公元前497年,升任晋国正卿,执掌国政。

没执上半年,高兴还没高兴完,就卷入了滔滔没的六卿内讧之中,一讧就是八年之久,讧完了以后岁数也差不多了,离死也不远了。

最一开始,是在老赵家的内部讧。赵简子的同族亲戚赵午,把持着邯郸城。邯郸谁都知道,在河北省南部,就是“邯郸学步”的那个地方,本来属于卫国的地盘,但是被晋国人占去了。

不知道是经过什么手续,老赵家最终接管了卫国的邯郸城,由赵午把着,但是城里还有500家卫国老百姓,却是属于赵简子名下的。

赵简子正向山西中部发展,从那里的狄人手中抢到了晋阳,并修筑晋阳城(今山西太原)。城修好了,但是还没有人住进去,因为晋国人的活动范围,都是在山西南部地区(晋南),越向北越开化的晚,越是狄人纵马的所在。所以,山西中部的这个晋阳,是晋国人眼里的西伯利亚,没人爱去。

于是赵简子打算把寄放在河北南部邯郸的500户属于自己的卫国人,迁到晋阳来借种。邯郸的主人赵午当即应诺,但是他的兄长们觉得折了面子,还怕惹了卫国人,就想扣住这500家不发。

赵简子一看,自己在邯郸的存款被冻结住了,大怒,以族长身份召来赵午。赵午向西北登上太行山(南北走向),走了400里地,下到太原盆地,来到晋阳,一进门,就被解除了佩剑,家臣保膘全部挡在外边,然后被赵简子抓住,没过两天,就给勒死了,罪名是“抗命”。

邯郸立刻宣布紧急戒严,把全城的冷兵器对准400里外的赵简子,“范氏”和“中行氏”是邯郸一派的赵氏的姻亲,也暗自磨戈,准备帮忙。

形势对赵简子明显不利,董安于(此人是从前的大名人董狐的后代)是个聪明人,提醒赵简子先发制人,攻打范氏和中行氏,因为这两家就在身边,随时会对我们下手。

赵简子说:“我们国君要求过,‘始祸者死’,挑头闹事的死路一条,咱得听国君的话,不能先动手。”

刚说完,范氏、中行氏举起大戟夷矛,猛攻赵简子。赵简子被打得措手不及,仓皇北逃,退守晋阳。

赵稷(邯郸派赵午的儿子)、中行寅、范吉射,穷追赵简子不舍,挥师直趋晋阳城下,困城猛攻,必欲置简子于死地,以灭后患。晋阳城刚刚建成就遭遇战火。

晋阳城西依悬瓮山,东临汾水(南北流向),左山右水,而且偏处山西中部,远离晋南地区其它五卿的势力范围,地利安全,是一所不沉的航空母舰,赵氏战略依托的重要据。并且,董安于在修建晋阳城时,采用板夹夯土技术,加盐加鸡蛋,异常坚固,城内柱子都是青铜的,柱间墙骨都是丈余高的荻蒿类坚韧植物主竿做成,这一切,都隐藏着深远的战略意义,在此后半个世纪里,晋阳城两次使赵氏避免灭之灾,反败为胜,最终凭借晋阳开创了战国七雄的赵国基业。

晋阳被围期间,晋国的六卿也抓紧忙活。“范氏”和“中行氏”是六卿之二,在围攻赵氏。但其它三卿“魏氏”、“韩氏”,各自对“范氏”、“中行氏”有过节,不愿意看见二氏灭掉赵氏而自壮,于是请命于晋定公之后,率兵攻击中行寅和范吉射。

但是这三家不肯齐心协力,虽说联合征讨范氏、中行氏,并且打着国君旗号,却劳而无功。范氏、中行氏乐了,利令智昏,反而起兵攻打晋定公。激起国人反对,晋定公组织军队,把范氏和中行氏打跑出了国。赵简子这才得以从晋阳放了出来,回到晋国都城(今侯马地区)。

然而,事情没有结束,智氏因为忌惮董安于的高智商,就要挟赵简子说:“咱国君说了,挑起内乱的人死路一条。这次内乱是由于董安于想对范氏、中行氏下手,才闹起来的。现在,范氏中行氏已经逃亡,算是得了报应,但董安于不能逍遥法外。”

赵简子十分为难。董安于坦然说道:“如果我的死能够换来晋国的安宁和赵氏的安定,那我何必吝惜。”于是,自缢身亡。晋阳城的始建者最终暴尸于晋阳的街市上。

赵简子非常内疚,把董安于陪祀在赵氏家族的宗庙里,昭彰后世。

这次危难,使赵简子明白了两个道理,第一,国君还是要尊重的,因为可以拿他来说话;第二,要善于团结多数力量,分化敌人,各个击破,才能胜利。

于是他多次搞盟誓,拉来智、韩、魏三家,进一步孤立和打击范氏、中行氏(这些盟誓的讲话稿,都在1965年的侯马出土了)。

范氏、中行氏不是外人。范氏的祖先的重耳时代的“士会”,儿子封在范地而得姓,名人如范文子、范宣子(范匄、范小宣)。中行氏,先祖是重‘耳时代的荀林父,荀林父的儿子做“中行将”(步兵将),以官职为姓,改姓“中行”,名人有中行偃,是范宣子的好朋友。

范氏、中行氏人缘不错,但是脑子傻,不应该进攻国君。俩家跑在国外流亡了两年,由于人缘好,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声援,齐国、卫国、鲁国、宋国、郑国运兵运粮,准备武装干涉,谋救范氏、中行氏。代国的鲜虞人,虽然语言服装迥异,也跑来给范氏、中行氏打气,袭击晋国国都。

赵简子急眼了,统兵去断齐人接济范氏、中行氏的粮道,在河南濮阳和人数众多的郑国送粮军队展开激战。战前,赵简子做了件创举的事情,宣布:战功卓著者,上大夫,可以授予县长官职,下大夫授予郡守官职,士人赏田十万亩。在军中当奴隶搬道具的,也杀敌立功的话,免去奴隶身份,不再当替身演员。这些incentive,充分激励了那些不要命的军士的斗志。

赵简子还以身作则,说:另外,假如我带头后退,我情愿领死,自缢以后再戮掉脑袋,以薄棺材素马车等等没面子的方式下葬,还不许葬在祖宗公墓里。大家一听,主子都这么发狠,咱也别客气了,于是挥家伙猛杀,大败外国联军,重创其锐。赵简子在战斗中被郑人击中肩膀,倒在车上直吐血,但是依旧击鼓不断。

次年,赵简子又出奇兵,把范氏、中行氏赶出卫国,又击破邯郸,连克邢台、赵县(河北省)、保定(河北)、灵石(山西)、阳曲(山西)、隆光(河北)。以摧枯拉朽之势,彻底挫败范氏、中行氏。赵简子占领了以邯郸为核心的河北省南部地区,据有了跳赴中原的重要落脚。

范氏完蛋以后,好东西都没了,别人钻到他的废家里偷盗,只剩一口钟了,因为扛不动,还丢在那里。这人想,把钟凿碎了,一样能卖钱啊(青铜的东西脆,容易凿碎)。可是又怕人听见。于是,他就捂住了自己那两个聪明的耳朵,抡起家伙凿钟——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,呵呵。

赵简子先生二三事:

赵简子性格咄咄逼人,但是也有温良的一面,比如说他收买人心。在他的封地里面,每亩的面积比国家规格大1.4倍,这意味着别人可以多打粮食少交税,吸引移民,鼓励垦殖。他每亩地收的租子也适中(2/10左右),甚至对新开垦的土地免税。特别对边区晋阳的人民,格外减税。他的亩制标准,最终被商鞅效法,乃至最终推广到了全国。这也算是一个历史功绩吧。总体来讲,赵、魏、韩三家的亩制都大,租税轻,开明节俭,因而人心归附,大家都喜欢去他们那里种地。亩制最小的范氏、中行氏先亡,也不奇怪。

赵简子还求贤若渴。要知道,在当时,官位都是被世族豪门垄断着,布衣是没机会当官的。但赵简子对于凡有一技之长者,不论出身,均设法网罗其门下。这种用人之道,被出身低微的曹操所景仰和效法,曹操发出的《求贤令》里边,专门称赞赵简子为才是举的原则。赵简子用人不拘一格,不论品行,甚至立排众议,收服了鲁国来的“恐怖份子”阳虎,用之不疑,使阳虎深为感动,在灭范氏、中行氏的斗争中——与郑国送粮军的战斗中,独当一面,威震郑人,被记录在《左传》中。甚至那些在敌营里服役过的人,比如范氏、中行氏属下的人才,他也并不做战犯处理,而是明令吸纳己有。

甚至远在东方的人,也有不少慕名来到赵简子门下。以至于孔子的心都动了,也想跑他那儿去找找机会呐,带着周游列国的徒弟们往晋国来。但是赵简子突然杀了晋大夫窦鸣犊,这位窦鸣犊先生跟孔子一样,是个保皇派,反对卿大夫家族如赵简子的崛起和威胁君权。孔子一看这阵势,兔死狐悲,也就不敢来晋国求职了,而是对着黄河水浩叹了一下:“涣涣乎,美哉!但是我不能去了!”半途折回。

(注:孔子所看到的黄河水,已经不像从前那么清澈了。在很久很久以前,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上,还都有丛林和犀牛,所以黄河水竟是清澈的!晋国人在大周朝初年还曾经捕捉到过犀牛。春秋时代有俗语曰“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?”——等着黄河清,一辈子也等不完,意思是说,作决策要果断。这也间接说明了黄河在春秋时代已经由于两岸人为垦殖而变黄了。如今的黄河沿线,别说犀牛,树杈都少见了,导致每年有三亿辆卡车的黄土流失,相当于全世界的卡车都去这里挖土,倒进黄河里,能不黄吗?)

赵简子赏不惜费,罚不避亲。他宠爱两匹白色骡子(少见),这是从胡人那里进口来的新奇物种,不会生小孩,非常特异。赵简子把这种似马又长着驴耳朵的混血物种视为珍品,但当他得知手下爱将需要吃骡肝治病,当即召来厨子杀了白骡取肝。后来这位将官在攻翟战斗中,带领手下一千四百名勇士,首先冲上城去。赵简子身边有个服务生,因为一贯向他进贡声色犬马,而没有推荐人材,最后被赵简子处死,沉入河中以示警戒。

赵简子也比较听人劝。有一次,他指挥军队攻打卫国,出于安全考虑,他躲在箭矢不及之处,用盾牌罩着自己,发号施令。下边人骂他,他立刻撤掉盾牌,走在敌人射程之内,指挥战斗。

还有一次,赵简子上山,属下臣僚都脱光膀子,下去推车,惟独“虎会”担戟行歌,不推车。赵简子说:“大胆,犯上,你是侮辱我!你知道大臣污辱主子是什么罪吗?”虎会说:“知道,全家死罪。但你知道主子污辱大臣是什么罪吗?”赵简子说:“什么罪?”虎会说“主子污辱大臣,智者不再替他谋划,辩者不再为他出使,勇者不再为他搏斗。你让我们推车伺候你,你这么侮辱我们,谁还为你设谋卖勇?”赵简子赶紧下车道歉,山也不上了,给大伙置酒群饮,待虎会为上宾。

还有一个人(叫周舍),主动跑来求职,在门口立了三日三夜。赵简子问他能干些啥。他说:“我什么都不会,我只会拿着墨笔和牍版,跟在你后边,把你做得这些可耻的错事,全都给你记下来。”赵简子赶紧施礼道歉。但是这个可怜的应聘者走上工作岗位几天就死了,赵简子当众哭道:“百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。众人唯唯诺诺,不如周舍之谔谔。”埋怨大家不敢逆着龙鳞,批评进谏。这就是成语“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”。

赵简子这种广开言路,敬重不同声音的作法,也影响到了他的下属。他的车右叫少室周,是他战车上的保镖,为了保卫元帅的安全,就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出去打架:寻师访友切磋武艺,提高自己的摔跤技术。晋阳城有一个叫牛谈的家伙,摔跤本领高强。少室周与他进行了一场摔跤比赛。少室周第一跤就被牛谈摔了个脸朝天,第二跤又摔了个肩背着地。一连几场都输了。少室周十分佩服牛谈的摔跤本领,便向赵简子推荐,把自己车右的职位让给牛谈。主子心胸开阔,臣子也心胸阔开。

赵简子占据邯郸后,邯郸人民过“正旦”(就是正月初一),那时候没有鞭炮,老百姓就送给赵简子一笼斑鸠,让他放生。赵简子大悦。别人说:“老百姓为了送鸟让您放生,竞相捕鸟,斑鸠都快绝种了,岂不是伤生。”赵简子大悟,取消了这个娱乐项目。

赵简子胸有大志(具体什么大志不可告人),他主动北上,去边远地区拓展,在山西中部(晋阳)建立军事据,奠定了未来赵国的坚厚基础。他还做了重要的体制改革。在他的手下,因为立了战功,或者是由于有才干,而被封官之后,都拿工资(食禄)。“禄”以粮食的形式支付,而不是从前的授与封地,世代传承。这就率先以“属官制”代替了“分封制”,以官僚体系代替世袭体系,不再有干部终身制了,管理权与产权分开。官僚们只是来打工,不能拥有封地,也不能世袭官爵。这显然是一种进步,打破了高官子弟类似贾宝玉之流的铁饭碗。吴起、商鞅的变法包括奖励军功,都是步赵简子的后尘。

赵简子还喜欢体育运动,在统兵出征的时候,他还带着跟班,在中山国(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)打猎。突然,蹿出来一只中山狼,这是一种有名的优质狼,因为它会说人话,但尽管它会说人话,还是被赵简子一箭射中。

狼先生负伤逃跑,终于被老好人“东郭先生”救起,装在袋子里。赵简子带着军队追来,问他:“看见了一条负伤中箭的狼吗?会说人话的?”

东郭是个动物保护主义者:“没有,没有啊。”

赵家军轰隆轰隆走过以后,东郭先生解开狼袋子。忘恩负义的狼先生却说:“干脆我咬死你得了。”

东郭先生于是跟狼先生发生诉讼关系:“我救了你,干吗还想咬我。”

“我肚子饿了。您是个大善人,怎么好意思看我饿毙于道路。请借您的宝贵身子让我吃几口吧!”

多亏赵简子这时候再次赶到,东郭先生和中山狼赶紧找上前请求评理。赵简子说:“狼在撒谎,因为这个袋子根本装不下一头狼。”狼急了,立刻蹿进袋子里给大家看——等这个魔鬼再次钻进瓶子里,立刻被赵简子乱棒打死。赵简子是个刚强而有智的人啊。而忘恩负义的人从此就被叫做“中山狼”。

几年前,太原市一个热电厂在扩建施工时候,发现了一片春秋时期的墓葬。在当时一位省领导的支持下,施工者决定毫不留情地把墓区推平。闻讯而至的考古学家急了,手拉着手,用身躯挡在轰鸣而来的推土机前面。这座幸存下来的古墓,仅青铜器就出土达两千多件,而古墓的主人,就是我们了不起的赵简子先生。

大约这些可爱的考古学家,是东郭先生一样的柔弱而好心的人吧。赵简子救了东郭先生,2500年后,算是善有善报了吧。

下面开始讲八卦的事情。

像赵简子这样的大家族掌门人,都流行有三妻六妾。其中“夫人”级别最高,是“聘”来的,先派人到对方家里请婚(对方往往也是名门望族),得到同意后再派专人送聘礼,然后确定迎娶的吉日。最后,女方派专人护送新娘,非常隆重,算是“八台大轿抬进来的”。她生下的儿子就是家族的“嫡长子”。当时家族内是“立嫡以长不以贤,立子以贵不以长”,就是妈的地位决定儿子的地位,而不是儿子的智商决定地位,这样可以避免内讧。而妈的地位又是由娘家的高贵度决定的,而不是进门的先后。

“纳”是另一种娶媳妇的办法,一般指攻克敌国以后,敌国诸侯公卿大家族当了俘虏,把他们的女儿或者媳妇娶过来,就叫“纳”。听上去不是那么尊重,没有八抬大轿了。比如妲己、骊姬就是这样,属于姬妾了。

“嬖”(念币),是宠幸的意思。当时还是有些奴隶的,一些漂亮的女奴隶干活的时候,由于劳动带来的身体扬俯,曲线毕露或者春光泄漏,一下子勾起了在堂上看书的主人的性趣,扑下去扒掉她的衣服就high了一次,就像西门庆强暴春梅那样。当然文雅一的也未必当场骑上去发作,可能慢慢地收到房里享用,像贾赦老头子软硬兼施收鸳鸯那样。这个女子就叫“嬖人”,地位是最低下的。立嬖人为夫人是非礼的,好比把小保姆当了女朋友。

妾主要是买来的,买来的地位当然也高不了。“烝”也可以,就是儿子继承老子的姬妾,这在当时不算非礼,跟继承爹的房子院子箱子柜一样。而且被烝的妾地位很高,是候选的夫人,一旦正夫人没生下孩子,被烝的妾的孩子就可以当家族接班人。

总之,姬妾的地位是很低的,弄不好老公死了,还要跟着殉葬。赵无恤的妈妈,就是赵简子的一个贱妾,具体是买的、抢的还是小保姆出身的,就不知道了——大约是抢来的,因为他来自狄国——总之很不受重视就是了。作为战争俘虏,平时只被当个杂役对待。赵简子有一次觉得她还好看,一时情欲发作,就跟她制造了赵无恤。因为母亲卑贱,导致儿子卑贱,赵无恤混同于仆人小厮,平常都上不了饭桌。赵简子也没时间理他。

有一天,一个郑国著名大相师来到赵简子家看相。赵简子赶紧把儿子们都召来,请先生看骨相。郑先生捏了半天,最后说:“一个能当卿的都没有。”

“吗呀,那我们赵家岂不要灭种?”

“我进门的时候,看见一个收拾柴禾的小伙子,是您儿子吗?他倒是挺有上卿骨相的!”

赵简子摸了半天脑袋:“对对,是有这么个傻小子,赶紧喊进来。”

赵无恤进来,抱着个罐子,问:“谁要添开水?”

赵简子说:“不是要你倒水,站好了,先生给你看相。”

赵无恤也不明白,被大相师揪住脑袋摸,好像小孩子被按住洗头。

大相师摸了半天他的脑袋,连连惊叹:“这骨头!这后脑勺!这腮帮子!此真将军也!”。

赵简子瞪着眼珠子,看着这个中原与狄人的杂种,眉目似乎风致英朗,与众不同。但未来能不能做将军,鬼知道。

于是他把自己写的一篇心得,人生的训戒之辞,写在竹板上,分给孩子们拿回去研读,领悟其要旨。三年后要考。

三年后,他的一帮有头有脸的孩子,包括太子伯鲁,都背出来,甚至连竹板放哪都想不起来了。只有赵无恤倒背如流,侃侃而谈,把老爹的人生箴言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赵简子一声长叹,想不到我们赵家,却是这个杂种来继承,不过呢,我爷爷的爷爷——赵盾,母亲也是狄人,那就没什么丢脸的啦。

于是他招呼儿子们说:“我啊,把一个宝符藏于常山之上,你们去找找看吧,先找到的有赏。”

于是,一帮孩子们就驾着车,前往常山寻宝。常山就是我们的五岳之一——北岳恒山(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而改名),在山西北部,远离富庶的晋南地区,是狄人的活动区。赤狄白狄,在长达百年的与晋人消耗战中,被攻灭殆尽,残部被压缩在恒山东北地区,即今河北省蔚县一带,他们在那里建立代国。

赵家的孩子们,在常山一带徘徊,看见这里山势陡峻,谷大沟深,道路崎岖,关隘险要(后代著名的宁武关、雁门关、平型关、飞狐关、倒马关都在这里,连环相望,易守难攻,自古号称“天下之脊”。当然,悬空寺也在这里,离五台山也不远。)

大家鬼混了半天,宝符的影子也没找到,只好空手而归。只有赵无恤汇报说:“我找到了。”

“你找到什么了?”

“我找到了宝符。恒山地势险要,居高望去,东面的代国尽收眼底,凭常山之险攻代,代国即是我们囊中之宝。”

赵简子从此晓得,惟独这个儿子胸有大志,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,于是终于废掉正夫人的儿子伯鲁,改立无恤为接班人。

到了公元前475年,执晋国国政20年的赵简子按照自然规律死掉了,其子赵无恤嗣立,这一年,被司马迁定为战国的起,也是本书的起,时光正是公元前五世纪的上叶。(两年后,吴王夫差败死,吴越争霸结束。)

赵简子一“溘然长逝”,赵无恤立刻继承老爸遗志,来不及脱下丧服,就远行北上,驻车恒山,观察代国的风土人情。代国,位置在今天的河北蔚县,属“燕云十六州”之一,在北京正西300里,山西河北交境,历来是兵家虎踞,异族盘桓之地,是后代王朝抗击鲜卑、契丹、突厥的第一道北向的门户。现在是狄人的一块乐土。

狄人的生活特有两个,一个是贪玩儿,唱歌跳舞是他们的拿手戏;另外一个就是爱美之心强烈,我指的是爱美女之心。

于是赵无恤使用美人计,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了代王去。代王很高兴,剥开这个糖衣炮弹,一看,美呀!欢喜过望,给赵无恤送来代国骏马(优质马种还都是狄人培育的,华夏内地的马则矮小得象驴。吃苦耐劳的骡子也是狄人培育的)。

赵无恤于是在两国边境,宴请姐夫(代王),代王毫无防范地前来赴会,乐呵呵地坐在酒席宴上欣赏舞蹈。赵无恤派出的舞蹈演员,都是特种部队的,在羽毛道具中,夹藏了青铜兵器,瞄着代王的脑袋比划。

代王频频头,有追求,有个性,有艺术!他旁边的一个赵姓厨官,举起一个大铜勺子,说:“您别光顾了看,忘了喝酒哇,我给您斟酒。”

代王尖着嘴儿去嘬酒,旁边厨官举起一尺多长的大铜勺子,照着代王脑袋,啪地一下子就抡上去了。代王被打晕了,还寻死呢,咦,这酒怪了,劲儿这么大,刚喝一口脑袋就晕得生疼。旁边跳舞的,挥着羽毛和兵器,扑上来也猛打,尽杀代王左右保镖。

代王咚得一声,倒地死掉。

赵无恤轻易地夺得了北方军事重地——代国。

赵无恤的姐姐,听说老公(代王)被弟弟杀害了,痛哭三天三夜不已,最后拔下簪子,磨光了,刺喉自尽,非常刚烈。代人哀之,把她自杀的地方称为“磨笄山”,至今在河北涞源县东还有,名字没改。

燕赵古来多慷慨激烈之士,赵无恤的姐姐算是第一人。这也是受狄人游牧族刚烈强悍的文化所浸染。

占据北方山西、河北交界处的代国,战略意义非常重大。第一,它解除了山西中部太原盆地的晋阳城的北部身后的异族威胁;第二,代国,右临河北燕国,左临楼烦、林胡异族,赵人可以从代国这里侧翼攻击这两地,并和南部的赵家邯郸一带地盘,形成呼应和夹击;第三;代国南临中山国(河北石家庄、唐河一带),代国和赵家南部邯郸大本营配合,可以南北夹击中山国。后来,赵武灵王攻灭中山国、楼烦、林胡,都是以代地作为屯兵基地、给养基地和出发地。

而且,代地的骏马,很好地武装了赵家的主力车骑,是重要的战略资源。苏秦的弟弟苏厉,把“代马、胡犬、昆山之玉”,列为赵国的三大宝。《诗经》里说“代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”。

赵无恤以庶子的身份,做出这样轰轰烈烈事情,被后人与其父赵简子并称,赞为“简襄之烈”——赵襄子是他的谥号——他们共同的特是勇于革新,敢想敢干,有白手企业家的创业精神,被后来的赵武灵王所想慕。

但是赵无恤取代嫡长子嗣位,跟宗法传统的继承制度相悖,不仅遭到别人批驳,而且连他自己也时感不安。攻灭代国以后,他把原太子伯鲁的儿子封在代地。特别是33年之后,赵无恤死时,他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,而是让伯鲁的儿子继位,是为赵献候。在这一上,赵无恤可谓高尚无私,维护了赵氏家族的团结。死后他被谥为“赵襄子”。“襄”是仁义的意思——和宋襄公看齐,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他的敬重。

有一次,赵家军夺了狄人两个城池。赵无恤闻讯,满脸忧虑,不知不觉把手里的米饭捏成了饭团(当时吃饭用手抓,菜用筷子夹),说:“我们一个上午拿下两个城池,这不符合客观规律啊。暴风骤雨不可能持续一个早上,中午的太阳也不过只是一会儿。目前我们赵氏的德行积累太少,进速太猛,反倒灭亡。”接着,他又以夫差的例子警惕自己,夫差的败王就是由于摊子铺得太大,经营能力跟不上业务增长速度。

可以看得出来,赵无恤的战术是道家的阴柔,上次灭代国也是装做卑恭,以柔克刚。但赵无恤的这种窝窝囊囊的“守雌”哲学,被一个非常牛气的人狠狠地看不起,这人就是我们伟大的“智氏”掌门人——智伯。

智氏在晋国六卿里边,综合排名第一(其次是范氏和中行氏,最后才轮到赵、魏、韩)。智氏的第一个先人“荀莹”是个有骨气的小伙子,他是荀林父的侄子,在荀林父指挥的“邲战”里被害得很苦,成了楚庄王的俘虏,一蹲就是9年。最后他爹用战俘把他交换回来。临走,他向楚共王告辞:“我感谢你们吗?我不感谢你们,将来战场上相遇,咱还得往死里打。”

荀莹回国后,成长为晋悼公时代的晋国执政官,指挥“三驾之战”胜楚,功成而死。因为他爹的封地在“智”(山西蒲州),他改名为“智莹”,从此“智氏”成为晋六卿的“常任家族”,期间再次有人一度担任晋国执政官。不管当不当执政官,智氏手里一直握着不小分额的国家军队,以及私人武装,势焰甚炽,四传而到智伯。

赵简子死后,按照一种有意无意的轮换制,“智伯”成为晋国执政官。

智伯本名“智瑶”,人长得也漂亮,仪表堂堂(有一副美丽的丰髯)、精于骑射、六艺毕全、能言善辩、坚毅果敢,但他却有一项致命缺,就是有恃才傲物,喜欢虐待别人,象桃花岛上的黄老邪,霸王脾气,刚愎(这是智家世代遗传的秉性,倔强)

智伯做执政官第三年,公元前472年,他率师伐齐,表现出了果敢的军事才能。智伯带着一小股侦察兵,驱车观察敌营。突然马受惊了,尥着蹶子乱跑,驾驶员手忙脚乱:“报告!总司令,咱往哪跑?”

“给我往敌营里跑!不许回头!”

战车风驰电掣,直冲齐人的壁垒,冲到根儿下才算搂住。然后,智伯带着部队,在齐人警惕紧张的注视下,轻松写意地返回。

事后,智伯回答记者问:“我当时如果往斜刺里跑,或者掉头跑,都会被齐人看见,认出我的旗号,以为是我畏惧,势必出垒来攻我。所以我偏往前冲,震慑住他们。”这大约就是军事伪装中的辩证法,“己弱,而示之强;己强,而示之弱。”

接下来,按老规矩,做战前的占卜,以及祷告。但是智伯不许。智伯对记者们说:“齐人抢了我们的英丘,我是奉国君之命,吊辞伐罪。我们占了理,当然我们必胜,何必占卜。”充满了豪气和自信。

于是双方会战,齐师败绩(就是“超级失败”,“失败的二次方”)。智伯还亲自操矛,捉了一名齐将颜庚,为自己树立了勇武善战的形象。

智伯最看不起的就是孬种,典型人物就是“守雌”学派的赵无恤。

他还曾送一口大钟给北边的小诸侯“仇犹国”,仇犹人乐呵呵地削山添沟,把钟运了回去。智伯从修好的路上挥军杀去,灭了仇犹。智伯之智常如此。

智伯执晋国政第十一年,也就是战国时代第十一年,公元前464年,智伯跟赵无恤一同出兵,进攻郑国。郑国人在巴尔干垓心被人打了200多年,已经被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,他们善于揣摩进攻者意图,而表现出相应的投降、适度抵抗后再投降、强烈抵抗后再投降等多种组合方案(虽然总归都是投降,但过程很微妙的,就象陪领导下棋)。

鉴于智伯勇猛,好胜心强,郑国人遂采取30%的抵抗度数后再投降的方略。他们跑出城外,弄了些“碉堡”,藏在后面严阵以待。等晋军打过来了,郑国人坚持了一顿饭功夫,觉得度数够了,就弃了碉堡,拎着大戟往回跑,自动往城门败撤而入,连门也没关。

智伯满意了,高兴了,挥军猛上!

攻到城门口,城门口一动静都没有,郑国人不敢出来,也不敢从城头往下砸东西——30%度定得太低了。

由于抵抗度数太低,过于微弱,智伯反倒犹豫了,担心郑国人有诈。城门里面藏着什么秘密武器也未可知。

于是他对旁边赶到的赵无恤说:“赵军长,你带着你的部队,先给我上!”

赵军长才不傻呢,他也看出郑人的抵抗度数太低了,自己冒然进去,敌人突然把度数调高了,怎么办?于是他说:“智总,您是总指挥,您是主将,您先请。我不能抢在您前面去进城受降,那不礼貌。”

智伯一听对方不肯当炮灰,大怒:“好你个懦夫,好你个守雌主义者,一儿勇也没有,一儿用也没有!你爹怎么挑你这么个没用的继承人。”智伯口齿伶俐,骂人是一绝

赵无恤反唇相讥:“我是胆怯懦弱,我是徒能忍耻,但这样才能使赵家不受损害!”

“懦夫,杂种!你照照镜子,你真丑,你又丑又土。你是猪,你是狄人的骡子,驴子和骡子的杂种!”

就这样,进攻的两伙人在城底下互相指着鼻子骂起来了,把城上的郑国人看得一愣一愣的。

这次战役,智伯抢到了郑国九座小城邑。庆功会上,智伯带着几分醉意向赵无恤挑衅,使劲灌酒劝肉,就像往垃圾筒里装垃圾。赵无恤被塞得满嘴都是,直往外喷,拒绝再张嘴。智伯干脆把酒杯扔到了赵无恤的脸上。酒杯硬硬的,撞在脸上,就象飞机撞了大楼,血立刻出来了。赵的部下想动武,他却擦擦鼻子上的酒水,示意左右坐好,说:“我爹之所以让我当继承人,很重要一就是看中我能忍辱负重。我建议大家擦干酒水,不要问,为什么。”

一般来讲,燕赵之人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,多脾气火暴,一言不合,则拔剑相向,稍受羞辱,就刎颈自杀。像赵无恤这种受了奇耻大辱而不报,算是相当的忍者了。但是在他的心底,依旧恨死了智伯,发誓要把智伯的脑袋揪下来,当球踢,当酒罐子,或者干脆当尿壶。

智伯执政第十八年,突然想起范氏、中行氏来了。这俩氏自从被赵简子联合众卿打跑到齐国以后,已经二十八年了,但他们留在晋国本土的田产还是原封未动(因为国君不让动)。于是智伯带头,叫上赵、魏、韩三个哥们,把范氏、中行氏的田产,全部瓜分了。

这个“私分国有财产”的罪行触怒了国君晋出公,大权虽已旁落的晋出公却不自量力,暗中联络齐鲁两国,想调兵来灭自己的智、赵、魏、韩四卿,夺回国君的荣耀。这个蹩脚主意没等实施,就被警觉的四卿联手粉碎。四卿抄起武器,把自己的国君打跑了。(只有在犯上的时候,四家才是异常齐心协力啊)。

可怜的晋出公死在出奔的道路上。智伯又立了一个晋哀公(唉,这个可怜的名字啊,凑活着对付几年吧)。

智伯这些卿大夫家族自有封地和封地上的军队与粮食,势力积累了上百年,以至于可以凌逼国君。

由于是他带头分了范、中行的地,国君又是他一手扶立的,智伯感觉到了自己伟大得一塌糊涂,而赵、魏、韩三个胆小鬼,纯粹是寄活在自己卵翼下,跟着自己沾光。所以,智伯就非常想给这三个吃白饭的家伙以脸色看。

次年,智伯跟魏桓子(跟随重耳长征过的九袋长老魏仇的六世孙,魏家掌门人)、韩康子(司马韩厥的三世孙,韩家掌门人)一起在蓝台喝酒。席间,智瑶不仅戏弄了韩康子,还污辱了韩的家臣“段规”(具体细节不详,不排除人身污辱——比如喝尿的可能)。

智伯的家臣比较谨慎,进谏说:“主公应该防备他们报复!”

智伯哈哈大笑,豪迈地说:“我不报复他就是好事了,这两个吃白饭的家伙。”

家臣说:“从前,隙氏、赵氏、栾氏、范氏、中行氏被人灭掉,都是因为他们招惹了别人的怨恨,借机挑拨陷害,导致家族败亡(家族大了,就招风,成为怨府)。马蜂、蚊子虽小,也会咬人啊。”

三年后,智伯继续找茬,他派人对三家说:“咱们的国君太可怜了,你们都看见了。(是啊,要不怎么叫晋哀公呢)。咱们身为上卿,都应该忠君爱国。没有大家哪有小家,大河不满小河怎么满。所以,每人都拿出些地方来,赞助给国君。”

地址发布邮箱:Ltxs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